
近期,美債收益率飆升和中國經濟放緩引人關注。目前正值歐美夏休期,重要數據或事件通常會加劇行情波動。美國國債收益率(尤其是長期國債收益率)上升由多重因素推動,包括美債供應增加、美國信用評級遭下調、日本央行意外放松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。近來美國經濟數據好於預期也表明,美國經濟經歷激進升息周期後仍具有韌性。
基准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4%大關帶動美元回升,美元指數較一個月前的低點反彈近4%,接近超買區域。 “長時間維持高利率”的環境對股市不利,標普500指數較近期高點下跌逾5%,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下跌逾6%。眼下,市場靜待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的講話。
從以往的經驗看,前幾任聯準會主席都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透露貨幣政策的轉變,因此人們對此很有期待。去年,鮑威爾在年會上發言稱將繼續緊急升息以遏制高通膨,他的強硬表態推動美債收益率大幅上升並提振美元上行,而股市受到重創。
經過一年多持續緊縮後,美國通膨降溫、招聘需求和勞動力成本增長放緩,這意味著9月份聯準會很有可能暫停升息。但市場對於11月是否再次升息分歧較大,鮑威爾可能會強調依賴於經濟數據決策,為進一步收緊政策留下余地。如果聯準會繼續釋放鷹派信號,則再次升息的可能性加大,推動美元持續反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