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盛預計,現貨白銀價格將在2025年突破45美元/盎司,這一目標看來已不難實現。
中期來看,該行認為,供需缺口擴大和技術形態突破可能推動價格朝70-80美元邁進。
還有不少專家測算得出,白銀長期合理估值可能達到100美元/盎司以上,甚至挑戰1980年經通脹調整后的真實峰值:180美元。
近期錄得比黃金還耀眼的漲勢,白銀正以更陡峭的斜率攻向2011年峰值:50美元。 不過市場能否達到想像上限,還需從更深層的供需因素來看。
與黃金類似的利好邏輯
美聯儲政策轉變和去美元化的國際潮流是黃金、白銀在貨幣層面的一致利好因素。
隨著美聯儲今年首次降息,無風險利率的下行趨勢對於不生息的金銀非常有利。
歷史數據統計顯示,銀價在之前的美聯儲寬鬆週期中表現出色,首次降息后的半年內的平均漲幅高達15-20%。
而美元儲備地位削弱,讓更多流動資金湧向金、銀等替代投資; 同時美元匯率疲軟本身也從定價因素上直接利好兩大貴金屬。
其中美元和銀價間的這種反比關係在2025年尤為強烈,在多個交易週期內的係數低於負的0.80 —— 數位“-1”即代表兩者運行方向完全相反。